河北省教育考試院駐曲陽縣下岸村工作組邀請,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副院長于凇波、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邊慶年教授以及蒲公英義務支教隊隊長高鵬、王春杰一行四人前往河北省教育考試院幫扶村——保定市曲陽縣靈山鎮(zhèn)下岸村,就該村“定井找水、義務支教、技能培訓”等項目與靈山鎮(zhèn)和下岸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對接和實地考察,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助力扶貧攻堅。
下岸村全村耕地全部是旱地,因無力灌溉,完全靠天吃飯。過去一直有“荒山禿嶺頭,用水貴如油,借米不還借水還”之說。該村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曾建有一口水井,但因年久失修、水源干涸,已近乎廢棄。村民們只能依靠買水來解決生活用水,但高昂的水價成本使他們不堪重負。
為改善貧困地區(qū)生產生活條件,助力貧困山區(qū)勘察找水工作,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發(fā)揮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的學科專業(yè)優(yōu)勢,選派知名“找水專家”邊慶年教授,幫助下岸村進行地質勘測、定井找水,通過實地勘測,在村南側確定了井位。經專家預測,鉆井深在250至280米時可出每小時5至7立方米的水,井位勘測會有效解決村民飲水難題。
找水打井的同時,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的師生們也結識了樸實的下岸村民。在詳細了解下岸村的情況后,長城學院決定牽手下岸村,把已經成立六年的蒲公英義務支教愛心隊伍安扎在此義務支教,將知識的“種子”播撒在下岸村這片貧瘠的土地上。
通過縝密調研,長城學院了解到下岸村一些貧困人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少脫貧的項目、技術和資金。針對下岸村目前現狀,學院專門啟動“技能培訓”項目,出資20萬元為下岸村培養(yǎng)20名廚師,讓村民掌握一技之長,增強下岸村的“造血功能”,實現了扶貧措施由授之以“魚”向授之以“漁”的轉變。
邊慶年教授(右二)與河北省教育考試院駐村工作組及下岸村黨支部書記一起實地勘測水脈走向。 翁玉椿攝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