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到一段很有趣的話:
健身房靠什么盈利呢?是靠那些辦了卡,卻從不去健身的人。如果所有辦了卡的人都堅持去健身,那健身房早就不堪重負了。
同樣。出版社靠什么盈利呢?是靠那些買了書、卻從來不讀的人。如果所有人在買書前,都細細思考,確定一定會去讀才購買,那出版社早就關門了。
有點啼笑皆非,卻也有理。
不妨想一想,你下了多少電影,卻一部都沒看過?訂閱了多少課程、專欄,卻一個都沒聽過?買了多少書,卻一本都沒翻過?
如果數(shù)量不少的話,也沒關系。
你起碼也養(yǎng)活了一個產業(yè)嘛。
開個玩笑。
但這種現(xiàn)象,的確再常見不過了。
我有幾個認識十來年的朋友,大學期間,經常一起聊天,交流「今天又看了什么書」「明天打算看什么書」。
其中有一個朋友,特別厲害,他看書是這樣的:邂逅一位喜歡的作家,就把他的作品列出一張清單,然后一本本找來看,看完一本就打個勾。有些特別好的書,沒有中文版,他還會去看英文原著。
工作后也沒有斷掉聯(lián)系,但慢慢的,大家看書都少了。更多的變成了喟嘆:某某書啊,一直想看,不過還沒看,還在家里放著。
這里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工作太忙了。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獲取信息,變得太容易了。
心理學上,有一個「替代效應」:如果兩條路徑,能夠得到相似的結果,那長期來看,我們一定會傾向于走更加輕松省力的那條路。
亦即是說,我們會用更加輕松省力的行為,代替掉復雜又麻煩的行為。
原因非常簡單:為了保存資源,以應對自然界中的種種情況,我們的大腦在一代代進化中,一直遵循著「最小阻力原則」。哪條路徑阻力更小,就走哪條路徑。
讀書太麻煩?沒關系。有的是各種服務,把書拆散了,重新整合,用最省力的方式告訴你,你甚至連腦子都不怎么需要動。
嫌書上的內容太過時?有無數(shù)的資訊平臺,爭著給你送上最新的資訊和消息。每天只需幾分鐘,就能了解「這個世界」。
覺得信息太多,太復雜,接收不過來?沒事,有的是各路專家、大咖,為你做權威篩選、分析和解讀,為你呈上精心制作的「信息甜點」。
不喜歡看字?沒關系,還有音頻嘛……
總之,你能夠想到的所有理由,都會有人事先幫你想好,然后,開發(fā)出相應的產品來滿足你。
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躺下,放松,輕點手指,打開「我們的」產品,這些信息就會源源不斷地進入你的大腦。
下一步,大概就是腦后插管了吧?
我們就是在這樣的寵溺中,變得越來越懶。
這會導致什么后果呢?
我們開始停止思考,期望別人代替我們思考,然后告訴我們結論。
我在豆瓣和亞馬遜上挑書的時候,經??吹竭@樣的評論:
直接看了建議和操作,以為會有什么新方法,結果還是那些東西,沒有什么新意。不用買了。
—— 這樣讀書,是永遠都學不到什么東西的。
一本書也好,一篇文章也好,它的價值,絕不在于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 因為解決方案說白了,也就那些,很難真的有什么新東西。
讀書的價值是什么呢?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激發(fā)自己的思考。
通過把自己的思維跟作者同步,對比自己面臨的問題和境況,看看作者是如何思考、分析、解讀的,從中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地方,激發(fā)自己去思考,弄清背后的機制和深層原因 —— 這才是我們需要從閱讀中,不斷去尋找的東西。
一本書,如果能激發(fā)你的思考,給你一點啟示,幫助你找到一點位于「盲區(qū)」之外的東西,就已經算是有價值了。
讀書,學習,聽課,獲取信息,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這就是為什么說,有時候,「為什么」比「怎么做」更重要的原因。
因為,只有理解了原因,你才能真正地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從而找到最核心的因素,去剪裁和適配。而不是機械地套用別人的做法。
這就是思考的必要性。
可惜的是,對很多人來說,這種能力和習慣,正在慢慢喪失。
回到前面的話題。
很多資訊平臺,已經不滿足于「讓你更容易獲取信息」,他們在做的,是用盡各種方法,把信息主動推給你,讓你陷入他們?yōu)槟銣蕚涞男畔⒑诙粗?,被吸引注意力,成為忠實用戶?/span>
這樣的目的是什么呢?讓你成為他們的流量。
這是互聯(lián)網產品的一個特征:過分地去人格化,將一切行為,全部量化成一個個指標,抽象成「流量」。
你被標題吸引,打開了一篇文章,好的,你就是一個「點擊」;
你覺得內容有趣,停留了10分鐘,你就是一個「DAU」(日活躍用戶);
你每個月起碼打開一次,你就是一個MAU(月活躍用戶);
你不但閱讀,還進行了更深度的使用 —— 比如購買、刷金幣,很好,你為平臺的「轉化率」,貢獻了極其重要的一個行為。
這些,都是衡量一個平臺是否成功的指標,都是「流量」。
流量高了,代表什么?代表著平臺的量級變大,估值提升,盈利空間更廣,更容易拿融資。
這里要說一句,量化有沒有問題?當然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什么呢?是唯數(shù)據(jù)論。
舉個例子:
某平臺做了款產品,大量用戶基于對平臺的信任,購買了。買了之后,發(fā)現(xiàn)質量不好,找到客服。平臺方給客服指示:不用管。
為什么呢?因為這批用戶的不滿,不會成為「有效數(shù)據(jù)」。他們會影響日活、月活、轉化率嗎?微乎其微。
不能說大多數(shù)企業(yè)都這樣,但有相當一部分的態(tài)度,就是僅對數(shù)據(jù)負責。
為什么這些年,智能算法分發(fā)大行其道?就是因為它能夠切實提高數(shù)據(jù)。
智能推薦的本質邏輯是什么呢?
系統(tǒng)通過收集你的瀏覽數(shù)據(jù)和行為(比如點擊、停留、收藏),為你打上各種標簽,建立一個描述模型。并通過協(xié)同算法,找到跟你標簽相似、興趣相仿的人,把他們喜歡的內容推薦給你。有時還會采用各種策略去優(yōu)化,提高推薦的準確性。
這樣一來,你所看到的信息,不但都是你感興趣的信息,甚至,可能都是你「認同」的信息。
我們對于自己認同的信息,天然會更加信任和支持。你會更容易點進去,閱讀,點贊,分享,第二天繼續(xù)使用。
這樣一來,數(shù)據(jù)就提上去了。
但這樣的后果是什么呢?我們的偏見,認知邊界,預設前提,會通過一次次的強化,從而固定下來。
我們會成為活在自己王國之中的懶人。
我們每天都在批閱著,經過重重篩選,確保符合我們口味的奏折。
另一個問題是什么呢?
這些產品,都在想方設法,幫助你進行「消費」,而不是產出。
觀察互聯(lián)網產品的演變,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共同的一個特征,是觸及和使用的門檻,在一步步降低;與此同時,全方位的體驗,在一步步提升。
大家的重心都放在哪里呢?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跳出率特別高,為什么會這樣?喔,可能是響應太慢了。這段代碼重寫,務必把響應時間降低0.5秒,讓用戶感到更流暢。
所有的行為,都是一個目的:讓你沉浸入產品之中,覺察不到時間的流逝,不斷地消費時間和注意力。
感到厭倦了?沒事,會有全方位的「猜你喜歡」「換換口味」「大家也在看」……及時送上新鮮資訊,刺激著你的大腦,把你一次次地拉回來。
你如同住在一個宮殿之中。里面的每一張椅子、桌子,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為你量身訂造,確保能讓你保持在「最舒服」的狀態(tài)。
這是好事嗎?或許是。
但它造成的結果就是:你很難控制自己,走出這座宮殿了。
這就是外部環(huán)境為你營造的「擬態(tài)世界」。
長此以往,你會成為新鮮感和刺激的奴隸:你不斷地在投入時間、精力,不斷地獲得新鮮刺激,但你真正獲得了什么呢?
什么也沒有。
你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滿足大腦對信息的焦慮和渴望。
你還需要思考和產出嗎?不需要了。
那么,如何對抗這種趨勢,克服自己的懶惰呢?
1. 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
不要太依賴別人拼湊給你的信息,很大程度上,這些都屬于「別人的框架」。
你只是在將別人的框架,復制進自己的大腦而已。
如何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介紹一個方法:
當你讀各種文章、網頁、書籍,刷知乎和公眾號,提到任何引用的時候,試著去往上溯源,找尋信息的原始出處。
很多時候,你就會挖掘到一個不錯的信息源。
然后,體驗一段時間,如果覺得有價值,將其加入你的信息庫,安排時間去閱讀。
這會拓展你的視野,使你看到更多別人所看不到的東西。
也會使你脫離別人有意識的「信息鉗制」。
2. 培養(yǎng)日常思考的習慣
我是一個喜歡折騰各類產品的人。每當看到一個感興趣的新產品(手機APP或Web服務、軟件),我都會去試用一段時間。
怎么試用呢?我會去思考開發(fā)者的邏輯,研究產品的細節(jié),把它跟我常用的進行對比,找出它們之間的優(yōu)劣勢,試著去理解背后的思路,諸如此類。
甚至,一款產品如果出了新版,加入了新功能,即使用不到,我也會去體驗一下。目的就是,保持自己的嗅覺和敏感度。
再舉一個例子。
前陣子和朋友聊天,講到寫作。朋友問我:為什么你寫得這么好?平時是怎么練習的?
我對他說:哪怕此時此刻跟你聊天,我腦子里都在同步想著,有哪些東西,能啟發(fā)我的思考,可以用在文章里面 —— 你說呢?
養(yǎng)成這種習慣,對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對工作,對獲取到的信息,都進行本能性的思考 —— 相信我,這會給你帶來巨大的收益。
3. 注重產出而非「持有」
我一直秉承一個觀點:一個知識點,只有當你能夠在實踐中應用,你才能說是真正理解了。
所以,當你在接受各種信息、資訊服務的時候,你應該時刻問自己:
這些東西,對我有什么用?
我能夠做些什么,來提高自己的價值?
只有自己真真切切做出來的東西,只有自己的行動,能夠證明你學到了東西。
飽食終日而無所用心,是最危險的事情。
這里的「飽食終日」,又何止是指口腹之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