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保定理工學院 >> 信息技術中心 >> 網絡安全 >> 瀏覽文章 |
智慧平臺“國家隊”塑造未來教育新形態(tài) 【網絡安全】 加入時間:2023年10月23日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作者:admin 訪問量: |
日前,2022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化獎頒獎儀式在法國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平臺”項目和愛爾蘭國家資源中心項目共同獲獎。在致辭當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干事賈尼尼表示,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是確保公共數字學習平臺普遍訪問和有效使用的杰出舉措,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數字技術使教學和學習更加普及,為全球數字教育變革提供了有益經驗。
2022年3月28日,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平臺一期項目包括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等。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平臺規(guī)模迅速擴大,平臺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早在2022年4月和7月,教育部先后部署開展了兩批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地方和學校試點工作。多地把國家平臺資源常態(tài)化應用與建設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基本要求,應用國家平臺的積極性持續(xù)增強。
2022年9月,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到目前為止,試點范圍已經覆蓋全國31個?。▍^(qū)、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基本形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資源數字化中心和服務平臺?!眹抑腔劢逃卜掌脚_對推進教育數字化、提升我國數字教育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作出了積極貢獻。
面向52.9萬所學校、1844萬教師、2.91億學生和廣大社會學習者,這個涵蓋中小學、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等多個學段多種類型教育內容的數字化平臺,開辟出一條通向未來教育生態(tài)的道路。
“數字橋梁”賦能基礎教育
一個世紀之前,就有人預言當時剛剛誕生的有聲電影可以極大充實教育資源、助力教育公平。一百年后的今天,數字平臺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更有力的“助推器”。
鹽湖小學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由于地處大西北,當地學校的教育資源難以與發(fā)達地區(qū)相比,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扭轉了這一局面。
鹽湖小學校長劉春萍表示,依托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鹽湖小學教師可以參考平臺上名師、骨干教師的課堂教學視頻,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個人研修計劃,還可以通過瀏覽、搜尋優(yōu)質資源,對各個版本的教材進行比較、補充,汲取精華,打造與自身相適配的資源庫。
“基于平臺數據,教師可以對課堂教學和教學管理適時進行調整,精準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并針對學生學習情況設計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作業(yè),以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劉春萍說。
此外,該平臺也是幫助家長和學校實現共同育人的“數字橋梁”。學??梢岳闷脚_上的課后服務資源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家長可以在平臺上學習家庭教育相關知識。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寧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已有包括中小學智慧教育、智慧高教等的20個子系統(tǒng)、50個應用接入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了教育部—自治區(qū)平臺統(tǒng)一用戶認證、數字資源、監(jiān)測數據對接。當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加強平臺應用培訓,累計舉辦32期平臺應用技巧培訓、3期數字教育大講堂,培訓教師42萬人次。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該平臺在教學兩端都有廣泛應用。平臺開通了線上教學、學生提問和一對一線上輔導,支持學生按需獲取視頻課程、學科題庫、數字教材等資源服務。教師也可以利用平臺的智能教學助手開展課前導學、同步備課、互動課堂、在線檢測和作業(yè)輔導?!澳壳?,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中寧夏中小學教師的注冊率已經達到100%?!睂幭慕逃畔⒒芾碇行墓ぷ魅藛T說。
優(yōu)質資源惠及更多學子
數字化教育資源可以打破傳統(tǒng)課堂的時空邊界,讓頂尖大學里的優(yōu)質教學內容“走進”其他學校乃至整個社會。
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的高校之一。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首批上線的優(yōu)質慕課課程中,西安交通大學貢獻了300多門課程,其中74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線上本科課程,數量位居全國前三。
“我們通過智慧教育平臺向兄弟高校和社會學習者共享本校的優(yōu)質在線課程資源,并組織本校教師通過智慧教育平臺向學習者提供貼心的教學服務,發(fā)揮學校優(yōu)質資源的進階效應?!蔽靼步煌ù髮W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主任徐忠鋒說。
目前,西安交通大學以西北地區(qū)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聯盟和陜西省高等教育慕課中心平臺為依托,利用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面向中西部高校的教學管理者和一線教師開展了近百場教學培訓。徐忠鋒指出,這些舉措將促進中西部高校教師教學能力大幅提升,更好地實現教育公平。
目前,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開設的“慕課西部行”專欄,已經幫助西部地區(qū)開展混合式教學261萬門次,參與學習的學生達3.3億人次,接受慕課應用培訓的西部教師達167萬人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新的教育形態(tài)和新的人才培養(yǎng)范式快速涌現。
“除了對外分享,智慧教育平臺對學校自身的發(fā)展也具有重大意義。依托數字化的教學應用,我們可以成建制地推動一線課堂開展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改革,依據不同的課程特點和學情開展案例式、研討式教學,以翻轉課堂重構傳統(tǒng)教學方式,持續(xù)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徐忠鋒說。
數字化助力智慧教育發(fā)展
“教育數字化轉型是一場全社會共同推動的變革。其中,國家層面的工作重點就是加強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zhàn)略研究基地(北京)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黃榮懷指出。
黃榮懷強調,制定教育大數據確權、開放、對接和保護制度,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資源平臺間的數據融通,需要國家進行統(tǒng)一協(xié)調。例如,在2022年,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邊建邊用,不斷增強功能、擴充資源、提高服務水平,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及教師改進課堂教學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在區(qū)域層面,各單位、機構應充分利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不斷擴大覆蓋范圍和應用對象,提升基層教育單位和機構的教育信息化服務能力和效率。除了承接好平臺應用外,區(qū)域還需整合優(yōu)化教育數字化組織機構,建立信息、知識、資源交換機制,促進區(qū)域內機構間業(yè)務的高效協(xié)同?!皟?yōu)化校內外數字教育資源供給渠道,滿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利用智能技術感知、預測和預警校園安全運行情況。這些都是區(qū)域層面應該注重的工作?!秉S榮懷說。
黃榮懷認為,建設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內容,而教育數字化的未來重在生態(tài)的構建。這種生態(tài)既包括在國家和區(qū)域兩個層面搭建的公共服務體系,也包括教育教學理念、數字教材建設、智能測評技術、智聯教學環(huán)境、智能升級教育生態(tài)等多個維度。全領域、全要素、全流程、全業(yè)務的數字化意識、數字化思維和數字化應用形成之后,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才能更上一層臺階,智慧教育新生態(tài)才能構建完成。
本文由教育信息化資訊(ID:gxxxhzx)編輯發(fā)布,來源:科技日報(記者 孫明源),本文同時在教育部網站新聞頻道刊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