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歷史猶如一窖烈酒,經(jīng)歷了數(shù)千年的歷史沉積,進溢出縷縷幽香,熱愛勞動,愛護環(huán)境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雖然行動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產(chǎn)生了和鳴,這些都少不了一個“彎腰動作”,“彎腰”,彎出的是個人素養(yǎng)的展現(xiàn),是社會價值的表現(xiàn),亦是民族精神信仰的體現(xiàn)!
早春如約而至,同學們的生機和活力迅速布滿了整個校園,大家有條不紊的安排自己新階段的大學生活,教育學院也涌出了這樣一批愛校如家的師生。
看“示范先鋒”
在教育學院有這樣一群學子,自發(fā)的走到校園的每個角落,自覺維護校園衛(wèi)。賽內(nèi)加曾說過“教誨是條漫長的道路,榜樣是條捷徑?!逼陂g隊長和導員懷揣著對學校的熱愛,以及強烈的責任心,以身作則,用行動詮釋了“彎腰行動”的意義,與同學們一起倡導并遵守“彎腰行動”,教育學子們眼中的光以及日常生活的行為,讓我們感受到了活動的意義。
彎腰行動
正因為有這樣一群愛校如家、身懷正能量的教育學子,倡導彎腰行動,讓我們的校園煥然一新。校園內(nèi),石磚折射著陽光,綠化帶萌發(fā)出新芽;宿舍里,窗明幾凈,鋪位整潔,忙碌了一天的身體坐在宿舍里恰如回家一般。同學們每一次彎腰抬手換來的是一種文明的體現(xiàn)。在校園的處處角落都能看到教育學子彎腰的身影。
共建文明校園
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
彎腰行動不僅僅是改變了我們的校園環(huán)境,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們的基礎(chǔ)素質(zhì)。易中天在《閑話中國人》里提到,人生有三“得”: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彎得下腰”不僅僅是一種狀態(tài),更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一來,彎下腰來,能讓我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更多的細節(jié)和美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生活,從而讓我們不至于錯過生活中的美好;二來,學會彎腰,就懂得了謙卑,生活就會多一份韌性,多一份張力,多一份成熟。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潔凈的校園環(huán)境需要大家一起來維護。彎彎腰,我們撿起不只是小小的垃圾,更是文明與素質(zhì)的體現(xiàn)。希望我們大家在享受生活美好的同時,也彎下腰來,為其他人留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展示青春美好的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