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述而》有云:“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時刻用職業(yè)行為規(guī)范嚴格要求自己,恪守師德師風準則,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yè)價值,時刻握緊手中的接力棒。
為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在心中樹立榜樣的力量,4月10日18時,我院學工副院長王深組織全體輔導員在第一教學樓黨員活動室觀看《感動中國2023》并展開討論,進一步樹立了全體人員的集體信仰,同時激發(fā)了工作熱情。
在觀看期間,大家被帶入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中。《感動中國》的人物事跡感人至深,人格力量震撼人心;一個個義無反顧的身影、一個個令人動容的名字,一段段催人奮進的故事,他們是:俞鴻儒、劉玲琍、孟二梅、張雨霏、楊華德、牛犇、穆言靈、張連鋼、蕭凱恩、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讓善被看見,讓愛被感知,讓春天常在,讓真誠常存。在觀看學習中,大家為之動容,《感動中國》將普通人的身影和聲音在記憶中凝固,使之成為中華民族氣韻悠長、綿延不絕的歷史組成部分;當下的我們,則要從點滴做起,把個人的生涯與歷史的嬗變?nèi)趨R到一處,在奔騰的歷史洪流中書寫時代的新篇章。
以榜樣為燈塔,照亮前行的路。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觀看完畢后,王深副院長要求全體輔導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八個字時刻提醒自己。無私奉獻、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為每顆純潔心靈的塑造而竭盡全力。要學習獲獎者的先進事跡,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業(yè)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努力做到“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并將此次學習的成果帶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和感受優(yōu)秀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和人格魅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社會責任感和愛校如家的思想意識,爭當新時代優(yōu)秀大學生,爭做新時代優(yōu)秀保理人。
編輯:史鈺涵